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监控行业的巨大商机-从集中监控到物联网

作者:网络    文章来源:欣荣泉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4

    摘要:物联网可谓是近年最热门的概念,行业关注,国家推动,由此带动的产生前景亦是令人遐想无限。

    今天,“物联网”、“智慧地球”战略被不少人认为与当年的“信息高速公路”有许多相似之处,会引发一场重大的技术变革。未来的智能物联网的监控应用领域几乎涵盖了智慧地球的方方面面——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城市,智能环保,智能交通,智能司法,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校园等等。物联是未来的趋势,它的潜力之大、研究热点和方向之多,足以吸纳众多的技术与投资。有人形容“物联是座金矿”,其前景是非常广阔和令人期待的。

    在我们憧憬未来的美好时,难免会有疑虑物联网是通信行业全新的产物,还是行业发展的衍生物?这座金矿将由谁来开采?

    国际电信联盟2005年的一份报告曾描绘“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家里煤气漏了,厨房内的传感器将警报发到业主手机上;每逢月初,电表、水表上的传感器对读数进行远程抄报;家中无人、突降暴雨时,窗户会接收传感器的遥控指令而自动关闭。

    细观这幅“物联网蓝图”,不难发现与通信行业现有的集中监控系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目前,集中监控系统的实现步骤可以大致分为三步:第一步:找出需要纳入监控的智能设备的属性,进而对设备属性进行标识,属性包括静态和动态的属性,静态属性作为基础数据可以直接存储在数据库中,动态属性需要由传感器实时探测;第二步:通过识别设备(FSU)完成对设备属性的读取,并将信息转换为适合网络传输的各种规范要求的数据格式;第三步:设备的监控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处理中心后,由处理中心完成设备通信的相关计算。

    而物联网的定义为: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从这个角度来说,集中监控就是比较早的M2M服务,具备物联网的雏形。如今年刚刚上市的专业集中监控厂商高新兴通信的动环集中监控系统、油机调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能耗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等,都能实现“物联网蓝图”中所描绘的一些场景。比如通过这些集中监控系统,客户可以通过其软硬件搭建的平台享受到其提供的一系列物联网服务:UPS会自动发手机短信或者拨打维护人员电话通知电量不足需要及时发电;基站会根据传感器探测到的内外的温差情况自动开启节能通风装置;当有不明身份的人员接近基站范围时,喇叭会播放“非法闯入”等各级警示音吓阻试图偷盗者。这些都具备物联产品功用和效果,是属于物联网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虽然严格而言,物联网构想中的“智慧状态”要求智能化程度更高,整合面和规模更大,软件管理平台更精细和动态,而且要求这些系统要跟互联网对接起来。但是集中监控确实因其完备的组成形成,可以实现向物联网平稳演变。所以这样看来,物联网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蓝图景象,而是集中监控触手可及的明天。

 

北京欣荣泉软件技术有限公司